这种饮品火了!不是酱香拿铁!有医院都卖脱销了…

来源:中新浙里 时间:2023-09-09 09:42:24

去中药房能干点啥?


(资料图片)

在这个气温居高不下的初秋

多了一个选项:买酸梅汤

明天就是“白露”节气

杭州的气温

还是在30℃左右徘徊

这个时候来一杯清凉解暑的酸梅汤

最适合时宜

图源:小红书截图

近期,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在中医馆购买酸梅汤配方的经历,价格实惠口感好,并表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这股“去中药馆买酸梅汤”的热潮,引发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跟进,相关话题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是第一批被杭州网友盯上的目标。这两天,浙江省中医院的酸梅汤卖出了6万多帖,目前处于断货状态。

浙江省中医院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目前乌梅汤供不应求,已暂缓供应,预计需要三天时间备货。

截至今天(9月7日),在浙江省中医院网上便捷购药小程序中,乌梅汤(酸梅汤)依然显示“暂无库存”,更是证明了其火爆程度。

在义乌江东路一家药店,刚走到中药柜台前,就有药剂师主动询问是否来购买酸梅汤。“最近几天来问的市民一下子多了起来,早上就已经有好几位了。”该药剂师说,“以前中药柜台来的多是老年人,最近进门直接往中药柜台走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来咨询酸梅汤的。”

有在中药房工作的网友现身说法表示:药房生意是好了,但自己的工作也是做不完了。包中药包到奔溃,果然全天下打工人的悲喜都是一样的。

万万没想到

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

其火爆程度

丝毫不亚于这两天“酱香拿铁”的风头

这“副”酸梅汤到底有何来头?

新妹带你瞧瞧

这“副”酸梅汤有何来头?

酸梅汤算得上是正宗的古方饮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饮料之一,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用梅子提取酸味作为饮料。

我们喝的酸梅汤配方则源于清宫,御茶坊搜集民间秘方,在乌梅汤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宫廷酸梅汤。因其除热送凉、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又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风行于宫闱,其中特别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

就连在电视剧《甄嬛传》里,咱们的眉姐姐看到甄嬛在喝梅子汤,也是馋得不行。

随着酸梅汤传入民间,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在清朝郝懿行的《都门竹枝词》里,描写的就是北京街头卖酸梅汤的人手敲冰盏发出那种清脆悦耳的声音。

图源:南方养生堂

因此每当入夏,家家户户都有熬制酸梅汤的传统,一碗酸梅汤,背后也蕴含了一定的中医文化。

夏季常见的酸梅汤

为何会在今年爆火

酸梅汤也叫乌梅汤,主要由乌梅、山楂、陈皮、桑椹、甘草、玫瑰花、薄荷等组方而成,不同的医师、药房会根据不同情况适量加减。酸味配以甘味,即中医讲的“酸甘化阴”,可生津止渴、消食开胃、清热解暑,帮助收敛元气。

酸梅汤生津解渴消暑

是一种很健康的夏季饮料

也不是什么新奇事儿

怎么现在就突然火火火了?

其实,进入秋季后,人体津液不足,酸味的乌梅、山楂配合甘草能起到酸甘化阴的作用,这比吃水果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大部分水果性寒,对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太友好,很多人在吃水果后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如胃痛,拉肚子等情况。

“酸梅汤是平性的,不会寒凉伤胃,老少皆宜,一年四季都可以服用,也非常适合频繁熬夜,容易阴虚的现代人。”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连暐暐主治中医师说到,从中医角度而言,秋季养生的要点是,在养阳的同时要注意滋阴润燥,酸梅汤就是一个防秋燥效果不错的方子。

此外,这也可能和当代年轻人更注重养生有关,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如何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独善其身”一直是焦点话题。如果你脾胃功能好,当然可适当选择“咖啡续命”,若脾胃虚弱,不妨偏养生一点,用酸梅汤代替白开水,也是种骄傲的倔强。

健康小贴士

酸梅汤并不适宜所有人饮用

爆火的中医版酸梅汤

适合所有人购买吗?

其实不然

酸梅汤虽好

但也有注意事项

有中医从业者说到,这类酸梅汤本质上还是药,也可以成为药膳,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大家在饮用时需要格外注意是否对症,以及自身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饮用。

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图源:浙江省中医院公众号

“酸梅汤具有生津液、止烦渴、解暑热的作用,更适合夏季饮用,现在有点过了时节了。”另外,他表示,健康人群品尝饮用问题不大,但肠胃较弱的儿童及胃酸过多的人,并不适合跟风饮用,孕妇及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

浙江省中医院关于酸梅汤的注意事项中就有清晰标注:胃溃疡及慢性胃病患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疾病严重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儿童、妇女、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酸梅汤材料。图源:紫金山新闻

很多年轻人喜欢在酸梅汤中加冰食用,可以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临床药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郭瑞臣认为,在中医领域,有许多方子或中药属药食同源,有些偏重于食。例如酸梅汤方。相较于饮品店的酸梅汤,中医馆无论原料来源、组方搭配(量)、给出的建议指导更科学、合理,技术含量也更高一些。

从食用方法上,郭瑞臣表示,酸梅汤可以熬煮,也可以热水浸泡,能够解渴、避暑。北京济民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陈雪梅对中新经纬表示,根据个人饮用习惯可以加冰块,但对于肠胃弱的人不适宜。

在这里

新妹也为大家整理了

酸梅汤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图源:鲤城区江南医院

在社交平台上,中医版酸梅汤并非这两日才风靡,此前已有全国各地网友分享过在中医院购买酸梅汤的经历,还有分享酸梅汤配方等帖子。

除了酸梅汤,决明子、茯苓、桑葚、炒麦芽、陈皮、菊花,都成了奶茶、果茶、咖啡的最新“浇头”,这正说明了当今年轻人对健康饮食以及中医传统文化的关注。

据一份调研数据显示,26至30岁的人群为国内“养生”主力,超过七成的90后已把健康当成大事。

在996、007、报复性熬夜、咖啡续命这些常见但又无法逃离的生活习惯背后,是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焦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低门槛且更易融入生活的“新中式”养生正在崛起,如此爆火的中医版酸梅汤也正是“中式养生”的一个缩影。

这副酸梅汤

你喝到了嘛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rex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邮箱 : 5 626 629 @qq.com